辦理測繪工程工程測量資質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到什么部門辦理
1. 測繪資質申請所需材料(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業務單位法定證明,法定代表人簡歷,任命或者聘任文件;(2)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身份證,畢業證書,測繪資質及相關專業技術職務,可以是資質證書,職稱證書,社會保證明以及其他材料等;(3)符合要求的所有設備和設備的證明,省級測繪天文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測繪設備驗證單位出具的驗證證書;(4)辦公場所證明(5)健全的測繪質量保證體系證明;(6)測繪效果和材料檔案管理系統信息;(7)測繪效果失密管理制度資料。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 測繪資質審批周期從受理測繪資質申請到收到證書,最長35個工作日。(1)提交請求后5個工作日內可以確定是否受理或補證資料;(2)受理資質申請后20個工作日(可延長10個任務日)作出資質審批決議;測繪資質證書的無效期不超過5年,并在證書有效期滿前60天提出測繪資質延續申請,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
以上就是測繪資質申請所需要的材料和審批周期。
內蒙古申請測繪乙級資質在哪里審批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敕勒川大街自治區本級政務服務大廳。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根據查詢資料顯示:內蒙古申請測繪乙級資質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敕勒川大街自治區本級政務服務大廳審批,測繪乙級以上資質,可促進企業結構合理化,促進企業有序健康發展。
請問測繪資質申請的較為具體的過程是什么?
貫標集團為您解答:
測繪資質辦理相對于其他的資質辦理要容易一些,當然想要辦理測繪資質,對該資質的整體脈絡需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次就分享辦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條件
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對于申報主體辦公場所面積的要求:甲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60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50平米;乙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1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20平米;丙級資質不少于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10平米;丁級資質不少于20平米。
要求檔案室必須具備三鐵一器及六防也就是防強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氣體、防蟲、防盜,且檔案室中不能連接外網,對于存儲信息數據的電腦應該做物理隔離;另外就是要將測繪成果管理制度進行上墻且做好后期成果調閱登記處理。
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注冊測繪師,高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以上人員的證件都需通過正規的評審部門頒發方可有效。
并且所有技術人員需需要滿足:畢業證可以網查且學歷真實有效;初級職稱需大專畢業2或3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年以上;中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7年以上,本科畢業滿5年以上;高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滿15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0年以上。
二、辦理流程到底
流程大概是:單位申請-市經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辦人待受理-經辦人受理-省經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辦人發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甲級資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級別的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批,最終要到自然資源部;
乙級資質一般是由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來審批;
丙丁級資質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然后轉報至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簽批發證即可。
求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單位詳細資料及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成立于1956年,原稱地質部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局,由地質部直接領導。1958年中央決定將地質局下放到各省管理,1963年又改由地質部垂直領導,1970年再次下放到自治區,實行雙重領導以自治區管理為主,1980年又改為以地質部為主的雙重領導體制。1994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實行政事、政企分開,將內蒙古地質礦產局分為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廳和地礦部內蒙古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內蒙古地礦廳為自治區 *** 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地勘局仍實行以地礦部為主的雙重領導體制。1999年6月,正式由國土資源部劃歸自治區人民 *** 管理,并更名為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由國土資源廳歸口管理,為正廳級事業單位。
2005年初,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被列為自治區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按照自治區黨委 *** 和國土資源廳關于地勘單位深化內部企業化改革組建集團公司的戰略部署,在全局全面推進內部企業化改革。2006年初,在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基礎上正式組建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公司機構的組建,于2006年7月28日,正式掛牌。目前全局自上而下按照事企兩種管理和運行模式運行,建立健全了考核體系、分配制度等管理制度。離退休人員已經費單列,單獨建帳管理。所屬六所子弟小學移交地方管理。現正在辦理集團公司和子公司注冊工作。
目前集團公司下屬24個子公司,其中從事綜合地質工作的子公司13個,水文地質工作的3個,地質測繪工作的1個,礦產實驗研究測試的1個,企業2家,3個直屬公司,分布在全區各盟市。集團公司共有職工15664人,其中在職職工7766,離退休職工7898人。
根據《 *** 中央、國務院關于內蒙古自治區人民 *** 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委[2000]34號)精神,組建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國土資源廳是主管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自治區人民 *** 組成部門。
國土資源廳的主要職責是:
(一) 貫徹執行國家關于國土資源、測繪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擬定自治區有關法規、條理。組織草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管理的規章;依照規定負責有關行政復議;研究擬定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政策和辦法;制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測繪管理的辦法。
(二) 組織編制和實施國土規劃、基礎測繪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年度計劃和其他專項規劃;參與報自治區 *** 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核,指導、審核地方土地利用規劃;組織礦產資源的調查評價,編制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規劃、地質勘查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遺跡保護規劃。
(三) 監督檢查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行政執法和土地利用、礦產規劃執行情況;依法保護土地、礦產資源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承辦并組織調處重大權屬糾紛,查處重大違法案件。
(四) 擬定實施耕地特殊保護和土地開發政策,規劃和指導生態退耕,實施農地用途管制,組織基本農田保護,指導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開發耕地的監督工作。
(五) 組織實施地籍管理辦法,組織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和動態檢測;指導土地確權、城鄉地籍、土地定級和登記等工作。
(六) 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 *** 、交易和 *** 收購管理及臨時用地管理,貫徹執行國有土地劃撥使用目錄指南和鄉鎮蘇木、村嘎查用地管理辦法,指導農牧區集體非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
(七) 指導基準地價、標定地價評測,審定評估機構從事土地評估的資格,確認土地使用權價格。承擔須經國務院、 自治區人民 *** 審批的各類用地的審查、報批工作。
(八) 依法管理礦產資源探礦權、采礦權的審批登記發證和 *** 審批登記;負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的監督管理;依法審核對外合作區塊;承擔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管理地質資料匯交;依法實施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審查確定地質勘查單位的資格,管理地勘成果;負責礦泉水、地熱水的開采管理;依法管理礦產資源補償費等費用的征收和使用;按規定審定評估機構從事探礦權、采礦權評估的資格,確認探礦權、采礦權評估結果。
(九) 組織編制自治區基礎測繪和重大測繪項目規劃,實施測繪行業管理,進行測繪資格審查。
(十) 組織監測、防治地質災害和保護地質遺跡;依法管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和評價工作,監測、監督防止地下水的過量開采與污染,保護地質環境;認定具有重要價值的古生物化石產地、標準地質剖面等地質遺跡保護區。
(十一) 安排并監督檢查財政撥給的地勘費和其他資金。
(十二) 組織開展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測繪技術的對外合作交流;推進科技進步,推廣科技新成果。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