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軟件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1、之一階段:艱辛探索和技術積累(2002年——2004年)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高德的創業團隊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已開始涉足GPS領域的工作,2002年7月,高德軟件有限公司成立后,高德的研發團隊經過艱辛探索,根據當時國家基礎地圖數據的特點,歷經半年的時間,終于開發完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采集工具和編輯處理平臺。

技術的探索和創新給高德帶來了商業契機。

2002年8月,高德與愛信AW、富士Ten等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艾迪菲導航科拿薯源技有限公司,開始致力于車載導航電子地圖銷售市場的開拓。

【大事記】2002年7月,高德軟件有限公司成立。

【大事記】2002年8月,高德與愛信AW、富士Ten等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艾迪菲導航科技有限公司”。

【大事記】2003年1月,高德開發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采集工具和編輯處理平臺。

2004年6月,高德成為全國之一家獲得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民營企業,并通過ISO9001認證。

獲得甲級測繪資質后,高德開始大規模采集數據,逐步構建了一個優質的數據庫。

【大事記】2004年6月,高德成為國家甲級測繪資質單位并成為全國之一家獲得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民營企業。

2、第二階段:發展壯大和引領行業(2005年——2009年)

高德獲得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后,在進行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內容和導航引擎研發、積累的同時,致力于探索和創新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拓展業務領域。

高德領先的核心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使高德的產品服務在汽車導航應用、無線互聯網位置服務應用、 *** 和企業應用三大業務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也確立了高德在中國導航產業的領先地位。

【大事記】2005年8月,高德收購中國領先的基礎地圖服務提供商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

【大事記】2005年8月,高德開始向寶馬、本田等車型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并為新浪和Google等網站提供本地搜索服務。

【大事記】2007年5月,高德全資收購廈門納維特科技有限公司。

【大事記】2007年10月,完成 *** 數據采集作業,標志著高德完成覆蓋全國的實景數據采集。

2009年1月9日,高德與上海世博會正式簽約,成為上海世博局2010年世博會唯一授權和指定的導航電子地圖及其應用服務項目贊助商。

這是世博會150多年的歷史上唯一的導航電子地消態圖贊助。

在簽約儀式上,高德還向世博會贈送了珍貴的月球圖作為禮物,這是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之一幅月面圖像,標志著中華民族“上九天攬月”的開始。

【大事記】2009年1月,高德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導航地圖及應用服務項目獨家贊助商。

3、第三階段:成功上市,全力轉型(2010年——2014年)

2010年7月1日,高德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AMAP,實現了公司發展新的歷史性跨越。

【大事記】2010年7月1日,高德控股有限公司(AutoNaviHoldingsLimited)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AMAP。

2010年9月,高德獲得國家測繪局頒發的《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這是高德繼獲得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航空攝影甲級測繪資質后的第三個甲級測繪資質。

10月,高德榮登2010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

【大事記】高德榮登2010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

世博會期間,所有世博會指定導航終端設備里都裝載了高德地圖,不論是城際間手如,還是世博園區內,游客們都能充分感受高德地圖在道路導航、實時交通、路線規劃等方面的便利,為所有參展方和參觀者營造難忘的世博體驗。

高德也由此獲得由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頒發的“上海世博會GIS服務特殊貢獻單位”獎。

2012年9月,高德成為蘋果在中國的地圖服務提供商,并于9月24日正式上線服務。

這大大的加快了高德在整個移動互聯網領域前進的步伐,在整個產業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當月,高德公司榮獲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頒發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行業2012更具價值品牌”,高德地圖憑借其出色的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榮獲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更佳實踐”獎。

2014年02月,阿里以11億美元現金完購高德。

4、第四階段:阿里全資收購高德(2014年4月至今)

2014年4月,高德正式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并購協議。

阿里將以每股普通股5.25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21.00美元的收購對價收購高德其余72%的股份。

高德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子出版物批發、網上銷售;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呼叫中心業務;測繪服務;設計、 *** 、 *** 、發布廣告;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 *** 進出口;銷售計算機軟硬件及外圍設備;技術開發、技術 *** 、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

擴展資料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的業務能力較強,覆蓋范圍較廣,其可覆蓋移動地圖和導航全產業鏈,是其他企業無法復制的核心能力之一。

經過多年的研發,該公司多次獲得“中國手機游戲軟件年度排行榜年度十佳軟件獎”、“全球優秀移動終端與移動應用年度評選大賽“國際金指尖獎”最強開放平臺獎”等多項獎項。

2014年7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此前收購的高德控股正式完成私有化進程,開始與阿里進行全面業務融合。

美國時間7月17日,高德控股發布公告宣布停止上市公司身份,并成為阿里投資有限公司(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14年12月18日下午,高德在京發布高德地圖公交導航版,并宣布成為國內首個針對公交出行用戶推出專業導航的互聯網地圖廠商。

高德還宣布與相聲演員郭德綱合作,以郭德綱專屬語音導航的方式為高德地圖用戶提供服務,共同推出“快樂導航”理念。

高德地圖是私企還是國企

是私企 不是國企

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201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AMAP)。高德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帆神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2014年12月,高德發布了賀拆“出行保障”計劃,宣布此項服務長期有效,而且更高賠付額度提高到了1000元。

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02年成立,具備國家態拍虧甲級導航電子地圖測繪和甲級航空攝影的“雙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華為正式申請地圖甲級資質,傳聞中的并購圖商還會發生嗎?

北京時間7月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公示信息顯示,華為等7家單位申報甲級測繪資質,公示截止時間為7月11日。

在上述公示前, 業內消息顯示華為海思在看地圖方面的標的,根據了解,基本上獨立的圖商,都被華為“掃”過了一遍。 在尚未有確定的并購消息時,華為申請的地圖甲級資質進入公示期,距離拿下僅有一步之遙。

華為申請甲級地圖資質,很多人都會將其與華為 汽車 業務聯想到了一起,如果僅僅如此,那么就是低估了華為的戰略部署能力。 ICT巨頭劍鋒所指,必然是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

地圖能力,是巨頭未來必備的基礎能力。隨著5G的到來,世界即將進入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而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的紐帶,恰好就是地圖。隨著智能 汽車 、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發展,地圖的重要性會更來越高。

因此,在中國市場,巨頭就地圖能力展開過激烈的爭奪,現在大體格局已定。隨著華為的強勢進入,地圖江湖又會掀起風波。在國外,地圖的爭奪也曾經發生過,當年歐洲Here的爭奪戰之后的抱團,在日本, *** 牽頭發展適應未來的高精地圖又是另外一個玩法。

在上述公示信息前,全國共計有19家公司擁有甲級地圖資質。所以,地圖資源在 社會 上是稀缺資源,但地圖又是巨頭未來必備的基礎能力,爭奪戰就不可避免了。

地圖測繪是個苦活,據業內人士介紹,真正具備完整地圖及能力的公司,全國只有5家:四維圖新、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易圖通和凱立德。

上述5家具備完整地圖的公司,除了百度地圖是巨頭自己打下的江山,有三家與巨頭聯系到一起,四維圖新與騰訊、高德被阿里整體并購,凱立德一度歸于小米和平安所有。

地圖能力,是被巨頭們認為必須具備的戰略能力。當年阿里并購高德后,騰訊馬上入股了四維圖新,百度則依靠購買其他家地圖數據的方式逐漸完善了自己的地圖能力。

對于華為而言,具備地圖能力也就只有兩條路:自己干和并購。自己干的話,仍舊需要自己去一點一滴積累數據,這個周期可能會很長。也有觀點認為,這僅僅是開發工具的問題,以華為的能力而言不用很久。

至于并購,因為圖商在業內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具備完整能力、或者是積累了相當數據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對于這樣的并購標的,買方處于劣勢位置。有消息稱,華為曾經想并購一家圖商,但最終因為這家圖商控股方不放手而告吹。

在這次的并購傳言中,華為接觸了多家圖商,其中兩家是初創公司,一家是老圖商,但在等來并購的信息前,華為申請資質的公示先來。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接觸多家圖商的目的,可能并不是為了并購,而是為了行爛仔業探底。

不管怎么樣,華為必然是要具備地圖能力的了。這種能力,是華為必須擁有的底層能力之一,未來在采圖、制圖和更新能力上,華為應該都可能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案。至于數據積累,那更多是要看時間了。

在國外,地圖領域曾經上演過著名的“Here”爭奪戰。2015年,諾基亞要把旗下的Here地圖出售,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激烈爭奪。

包括美國 科技 巨頭的Facebook、蘋果、微軟,以及 汽車 制造商和服務商的奧迪、寶馬、奔馳、Uber,甚至國內的百度、騰訊、四維圖新等,都希望將Here收入囊中。

最終的結果是,德國三大豪華車企奔馳、寶馬和奧迪,抱團將Here收入囊中,耗資32億美元,當然,這個價格比諾基亞81億美元購買的 汽車 導橡或航軟件開發商Navteq要饑如汪便宜多了。

奔馳、寶馬和奧迪抱團拿下Here,當然不是為了LBS服務了,目標直指的是自動駕駛時代對高精地圖的需求。

在日本,則由一家日本 *** 支持的名為Dynamic Map Planning的制圖公司,發展高精度地圖。這家公司由三菱電機、地圖開發商Zenrin、以及9家 汽車 制造商聯手創辦。

其中,三菱電機提供測繪設備,車企提供 汽車 ,地圖開發商負責制圖,裝在 汽車 上的特種測繪設備,將測繪到的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從而轉化為地圖。按照計劃,這個地圖將會覆蓋主要高速公司和其他等級的公路,總長度達到127公里。

從上述的兩個例子來看,國外的公司傾向于抱團發展高精度地圖,甚至日本更是由 *** 牽頭發展高精度地圖,這對于減少重復建設有一定的意義,畢竟,地圖是數字世界的基礎設施。

更有一點,就是地圖的敏感性,尤其是高精度地圖的敏感性,Here之所以將百度和騰訊排除在外,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在中國,申請甲級資質同樣是不能有外資背景。北京初速度(Momenta)申請資質,還遇到這方面的風波。

國外抱團發展地圖,可以給國內公司啟發。作為基礎能力,數家公司抱團發展地圖,一方面可以降低彼此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目前,有了這樣的傾向,例如,上汽和東風都投資了初創公司晶眾,晶眾與一汽也有業務往來,或許將來會有股權的合作。

至于華為需不要并購圖商,正如在4月份上海車展,車智君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媒體溝通會上, 曾經拋出問題——“華為未來會不會通過投資,或者并購的方式,補足自己做增量部件供應商不足的能力”,徐直軍當時的回答是“現在還很難回答你,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無可能”。

隨后,在4月底,華為成立了哈勃 科技 投資公司,在5月底,華為成立了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BU,到6月份的發文確定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BU具體組織架構,到7月份的申請地圖資質。華為的速度,讓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北京有哪些測繪類公司

北京愛地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北京長地友好制圖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鐵道部專業設計院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液御司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基礎地理信喊啟息中心鬧滲巖(國家測繪資料檔案館)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建設部遙感制圖中心)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勘察技術工程公司

北京城市空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華星勘查新技術公司

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易圖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地質出版社

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

不止這些,以上都是甲級測繪資質的 多了去了

北京易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叢差介:北京易路通科技有限公司具滲野皮有國家級地圖測繪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國內領先的脊橋導航電子地圖、車載導航地圖、互聯網地圖和動態位置服務提供商

法定代表人:趙玉鳳

成立時間:2014-05-09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201718893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寶佳路66號-277室

京東物流獲得這項資質“通達系”真正的對手來了

提到國內快遞物流知名企業,人們想到的更多是順豐和“通達系”。而在2019年,京東物流完成了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華麗轉型,實現單季盈利,并傳出上市的消息,一躍成為行業“黑馬”。一夜之間,快遞物流同行們似乎首次感受到了來自京東物流的壓力。

近日,京東物流申請的新增甲級專業范圍“導航電子地圖 *** ”業務獲批,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成為繼順豐之后我國第二家具備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的快遞物流企業。隨著此次相關資質的獲批,京東物流將可以開展與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采集相關的業務研發以及技術開放業務。

事實上,京東物流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而要保證無人配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高精度地圖的支持,此次京東物流獲得相關資質,無疑為無人配送技術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此外,無人物流目前已發展成為行業新風口,頭部企業紛紛布局,自動駕駛等相關技術正受到企業熱捧,鉛巖源京東物流槐態相關業務獲批之后已占得先機,如果一切順利,未來或許在順豐之后就不再是“通達系”,而是京東物流了。

京東物流獲大蛋糕

根據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16年下發的《關于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 *** 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因此該項測繪資質成為含金量很高的甲級測繪資質之一。在京東物流之前,我國已有21家單位獲得相關資質。

雖然在國內已有不少公司獲得這一資質,但在快遞物流行業,僅僅只有順豐和京東物流兩個幸運兒。如此看來,不少人將京東物流與順豐做對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京東物流拿到這個資質也給“通達系”敲響了警鐘。

在無人配送領域的布局上,京東物流并不是之一個吃螃蟹的,但后來居上的趨勢逐漸顯現。在2019京東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會上,京東物流發布了配送機器人4.0,并可改造成多功能無人駕駛車輛,走在行業前列。

在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加持下,京東物流不僅無人配送業務能夠加速發展,還得到了搶占一塊市場大蛋糕的機會。根據高盛對高精地圖全球市場的判斷,預計未來十年,高精度地圖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到2020年高精度地圖市場為21億美元,2030年該市場將達到200億美元。

這對于在2019年剛剛實現盈虧平衡的京東物流而言,的確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高精地圖并非僅限用于自動駕駛。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之后,京東物流不僅可以提升自身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技術水平,還能將高精地圖運用到智能零售等多個方面。

京東物流可以借此實現技術輸出,將高精地圖的產品、技術、數據等向合作伙伴開放,甚至是快遞物流同行們也能夠成為京東物流的技術輸出對象,這也能夠契合整個京東集團向技術公司轉型的愿景。

“通達系”真正的對手

近年來,京東集團在技術上進行了大規模投入,或許正是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讓京東物流在2019年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在“通達系”激烈爭奪市場份額、價格戰硝煙四起時,京東物流默默在技術領域深耕,并從夾縫中殺出成為一匹“黑馬”。

從2017年開始獨立運營到2019年底,經過2年多時間的開放,京東物流實現了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轉型,對外開放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國快遞行業增速逐漸放緩之時,京東物流服務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長,2019年“618”和“雙11”期間,京東物流非京東平臺物流服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20%和150%。

截至2019年底,京東物流外部訂單收入占比超過40%,超預期完成了收入、利潤的目標。隨著無人物流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京東物流在對外開放方面或許能夠找到另外一個發力點,在與“通達系”等競爭對手的對抗方面又多了一分勝算。

目前主流快遞物流企業紛紛加碼智慧物流技術,京東物流更是將技術作為底層驅動力納入核心發展戰略。而這其中,自動駕駛和高精地圖相關的技術可謂核心部分。在這些前沿技術支撐下,京東棗擾物流25座亞洲一號組成了亞洲規模更大的智能倉群,而首個5G物流園區和亞洲更大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投用成為行業亮點。

雖然“通達系”等同行們也正在加大轉運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通達系”或許正在從行業領跑者變為追趕者,至少在時效性方面,“通達系”已經有些跟不上京東物流的步伐。

從京東物流2019的戰績來看,24小時達服務覆蓋全國88%的鄉鎮,核心城市“211”訂單占比達90%,雙11期間92%的自營訂單實現24小時達,這一時效表現已經大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取得這些突破的背后,是京東物流在包括無人物流在內的智慧物流技術方面的長期布局。

當然,京東物流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快遞“一哥”順豐先于京東物流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自然不會坐等京東物流在這一領域崛起,勢必會有相關動作來保住先發優勢,如此一來,京東物流將在順豐的壓力下前行。

此外,順豐在無人配送領域同樣早有布局,在京東物流推出配送機器人4.0的前一個月,順豐就已公開展示了樓宇配送機器人。順豐這款機器人采用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自主避障已經厘米級實時定位,這就意味著順豐的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等技術已經運用自如,成為京東物流強勁的對手。

除了順豐,“通達系”幾家公司同樣不可小覷,京東物流背后有京東集團,而“通達系”背靠著阿里這棵大樹。阿里旗下的菜鳥 *** 在無人配送方面的布局足以和京東物流相抗衡,一旦“通達系”和菜鳥在無人物流領域深度合作,壓力恐怕又回到了京東物流身上。

順豐和“通達系”兩股力量都是京東物流必須意識到的威脅,順豐“一哥”的地位相對比較牢固,京東物流剛剛實現盈利不宜將其作為之一目標,而“通達系”正好可以拿來“練手”。趁對手們還在內斗,京東物流在得到含金量很高的資質加持下跑的越快越好。

來源: 電商報

關注同花順 財經 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 財經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