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級國土資源局的職權都有什么?更好有依據

1、法律分析:國土資源局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責任;房屋管理局負責全市單位公有住房和直管公有住房交易審批。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參與城鎮重點工各征地工作。配合做好轄區地礦行政區域監管,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交易市場管理、土地評估、土地測繪、土地收購儲備等工作。承辦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國土資源局是 *** 的組成部門,其權利和責任是不可分的。(1)其承擔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的責任。

3、行政單位:行政機關是指依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職權,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和指揮的國家機關。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大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參公管理。

4、區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大隊(參公管理)是區國土資源局直屬的、具有執法職能一個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目前絕大多數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參公管理,但單位實行參公管理后,工作人員個人身份不會變,仍然是屬于事業編制身份的。

5、改革后的機構只具備執法職權,機構名稱可定為土地執法監察局(處、科),人事編制不變,可以考慮實行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執法垂直體制,建立違法信息共享機制。職責和職權職責:與原先土地監察部門的職責相比,土地執法監察局(處、科)的職責中不包含對國家工作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國家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主要承擔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承擔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以及相關調查研究工作,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信息化建設與服務。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地質災害多發縣(市)、鄉、村所在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立了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為合理地部署地質災害監測網提供依據。

調查工作以縣(市)為單元開展,通過1∶10萬地質災害調查,在各調查縣(市)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 ,編制重大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立縣級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編制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五是大力加強農村地質災害監測預防,保護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巡查檢查、汛期值班、應急調查、災情速報、群測群防和氣象預報預警等工作,更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群眾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

六是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向基層推進,30個省(區、市)、215個市、1037個縣逐步建立多部門聯合的監測預警信息平臺,31個省(區、市)、303個市、1578個縣開展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七是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五條線”、“五到位”建設,有效提升了市、縣、鄉、村組防御能力。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理論與 ***

1、本成果總結了我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研究與服務9年來的經驗,提出了三種預警 *** :隱式統計預報法、顯式統計預報法和動力預報法。這些 *** 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應用,提高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精度和效率。

2、動力預報法是一種考慮地質體在降雨過程中在地-氣耦合作用下研究對象自身動力變化過程而建立預警判據方程的 *** ,實質上是一種解析 *** 。動力 *** 的預報結果是確定性的,可稱為第三代預報 *** ,因需精密儀器檢測,目前該 *** 只適用于單體試驗區域或特別重要的局部區域。

3、研究同一地質環境區域,在不同氣象條件下發生地質災害的統計規律和內在機理,通過確定有效降雨量模型、降雨強度模型、降雨過程模型的臨界閥值,建立基于實時動態氣象信息的區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時空耦合關系,從而對區域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進行危險性時空預警預報。

國土資源部關于公布第二批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名單的通知_百度...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46號),現對在2010年通過驗收的北京市房山區等第二批545個縣(市、區)名單予以公布。 希望各“十有縣”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績。

通過開展 “十有縣”建設,有效提升了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為激勵先進、樹立典型、推動工作,根據 《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建設的通知》 (國土資發 〔2009〕46 號)精神,部決定公布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等 471 個縣 (區、市)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十有縣”(名單見附件)。

年,部將繼續大力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推進地質災害防治行政管理、事業支撐、應急處置、專家咨詢、中介服務“五條線”和鄉鎮國土所的評估、巡查、宣傳、預案和人員“五到位”建設。

為了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46號,以下簡稱《通知》)精神,進一步提高我縣地質災害防治水平,更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是對縣級行政機構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體制建設的十項具體要求。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要求,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十有縣”建設。